关于加强中国城市流浪犬只人道化收容管理的倡议书
随着社会文明进步及人口老年化,饲养猫犬并视其为家庭一员已经是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为此各地政府都设立了犬办来管理养犬带来的社会问题。但是有些主管部门在犬只管理中的简单、粗暴甚至残忍的工作方式,带来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纵观这些年关于各地政府野蛮捕狗杀狗的负面报道,大多数该机构都因存在着在犬只管理收容中执法不人性化、管理不透明的问题而饱受诟病。为何本该是一件惠民利民的举措现在却招致了老百姓普遍的口诛笔伐,其深层的原因值得探究和反思!
站在专业的动物保护主义者的立场,秉承客观公正为原则,我们提出以下问题以及建议,希望对加强流浪动物管理,加强人民群众对政府行为的理解和支持有所帮助。
流浪猫犬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有以下几点:
1、 由于饲养成本大,大多为非法偷盗所得,且因猫狗作为伴侣动物的特殊性,故猫狗流向餐桌引发广大饲养猫狗人士不满,由此而引发的冲突连年升级。且未经检验检疫的猫狗肉流向餐桌也违反了有关食品安全的制度。
2、 无主犬只给社会造成卫生隐患,人身安全隐患。公安部门每年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捕杀,但是总的流浪数量并没有减少,并且处置过程的暴力及不人道引起广大市民和动保人士的不满,严重影响了警民关系以及执法人员的社会公信力。
对于减少流浪动物数量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源头控制。
加强繁殖监管,禁止个人繁殖。对合法繁殖场销售的猫狗进行适龄强制免疫及绝育。
(二) 过程控制。
在城市及农村全面执行《养犬管理条例》的养犬要求,禁止虐待虐杀。并且严格执行到位,形成社会广范认可的行为标准。有效全面控制减少流浪数量。对于违反条例的行为,强制进行经济以及行政处罚。
(三) 后端控制。
1、 黑色产业偷盗流向餐桌。
没有明确的法律约束偷盗的犬只流向餐桌。民众对于私自宰杀及贩运犬只深恶痛绝,如何从源头制止偷盗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不应该让更多的守法公民因此触犯法律,引发矛盾。
2、 政府组织抓捕。
作为犬只管理的主管单位人员大多数并非专业抓捕人员,简单暴力执法行为,社会负面反应激烈,甚至引起社会暴力倾向,对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也起到不良作用。建议由动物保护组织同警方协作完成。抓捕后的犬只安置,可以由政府收容所完成,也可以交给民间救助组织。
3、 政府收容所领养。
政府部门留检所管理制度不透明,管理流程不健全,社会公示不完善,领养机制无监控,收容犬只流向存在疑问,安乐机制无统一规范程序,造成社会以及动保人员对相关工作的不了解,不满意,各种猜测以及传言严重影响政府工作形象。建议建立健全政府流浪犬收容管理工作制度,建立统一的规范化、公开化、人道化管理体制,并面向社会开放公示,接受民众监督,可以由动保机构参与共同管理。
4,、保障流浪收容动物的生存福利条件,体检、疫苗、驱虫、绝育配套措施强制跟进,参照国际化领养标准和领养流程,向市民开放领养,按照国际惯例,伤残重病攻击性强的犬只经第三方专业团队的鉴定和建议可以选择人道安乐。
4、救助组织收容领养。
鼓励、引导、扶持民间流浪动物救助走向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保证动物福利。政府部门设定救助基地申请门槛的社定,鼓励让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流浪动物救助,同时尽快建立政府监管和控制。
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文明不只是体现在他华丽的外表,人与自然是否和谐相处、是否能够尊重并人道对待人类之外的所有生命也体现着政府的执政理念与道德水准。
为什么政府不能与民间救助组织相互合作,通过人性执法带来人性善良的回归、促进社会和谐呢?此举必能在惠及无数生命的同时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而最终实至名归!
请给这些至今徘徊在人类社会边缘的灵性生命应有的待遇!是我们将它们训化成我们的朋友,请让它们与我们一样共同拥有美丽的家园、幸福的生活!
呼吁杜绝非法繁殖、惩治虐待行为、规范收容管理、斩断黑色产业链!
恳请您们百忙之中能够抽空关注此事。如得您们使雷霆之力,对全国的猫犬从源头上制定统一的繁殖、绝育、饲养、收容、领养管理制度及标准并确保落实到位。在带来社会道德与文明进步的同时,也让人性执政、合理执法更深得民心!
倡议人: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