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3月05日23:08   中国网  朱泽俊

  2006年11月,因为不满北京市对养犬的限制,上千名养犬市民在北京动物园门口集会示威,导致大量市民围观,交通为之堵塞,成为轰动一时的政治性事件。此事反映了城市管理者与养犬市民之间的权利冲突,以及养犬市民与非养犬市民之间的利益冲突。

听闻此事,笔者作为一个律师,职业性的思维首先是,为什么不去法院打官司呢?为什么一个法律问题竟演变成了一个政治问题?一查法律,才知中国迄今尚无动物福利方面的立法,法院也解决不了此类纠纷。很多人认为养犬是一件小事,但纠纷冲突达到这种激烈的程度,已充分彰显出动物福利立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也许是笔者孤陋寡闻,很少见到国内法学界与之有关的论文或者专著。

恰逢其时,笔者近日欣喜看到了西北政法大学孙江副教授的专著《动物福利立法研究》。读罢该书,深感作者观念新颖,视野开阔,吸收古今中外贤哲学者的思想;又深入调查研究,洞察中国社会生活实际;既有深厚的学理分析;更注重立法的实际可行。堪称兼收并蓄,眼光前瞻,而又立论中允,切实可行。

在动物保护方面,世界各国一直有动物权利与与动物福利两种理论。动物权利论者主张应赋予动物法律主体的地位,动物福利论者主张把动物作为人类的道德义务的客体去关怀、爱护。孙江先生的《动物福利立法研究》一书,对两种理论进行了分析评判,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动物福利论是中国实际可行的立法思路,为立法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动物福利法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同时介绍了西方国家的动物立法经验。更为重要的是,考察了中国动物福利立法的现实环境,选择了立法模式,提出了立法的结构框架,从而构建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动物福利法律体系。

《动物福利立法研究》一书作为一部促进之作,必将推动相关学术研究的繁荣和立法进程的加快。作为一个律师,我也期待法律及早出台,为我们保护当事人的利益增加一项新的法律武器。

(作者:朱泽俊/文 北京市瑞天律师事务所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