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9年4月24日,是国际导盲犬日,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是”国际导盲犬日”。记者调查发现,作为一个拥有1700万视力障碍人士的国家,中国对导盲犬需求十分巨大,但全国却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导盲犬训练基地,每年能够提供给盲人的犬也只有4至5条,而每年导盲犬申请者却超过5万人。
它们值得更多的理解与尊重!
让我们了解一下陈燕和导盲犬珍妮的故事!
珍妮和主人陈燕去过了西藏,一路畅通无阻,她还作为世界上第一只参观了布达拉宫的导盲犬骄傲地留下了爪印。
但在北京,能去的地方却很有限。
第一次去银行,被赶了出来。
第一次去快餐店,被拒绝了。
第一次去超市,超市工作人员大声呵斥:“快出去,狗吃我们东西怎么办?”
第一次去公园,保安抢过珍妮的导盲鞍就往外拖,还把手在陈燕眼前晃,“真看不见?”
陈燕说,珍妮后背上带着导盲鞍,上面写着特别大的三个字:导盲犬,一秒钟就能看见,但他们往往看见我们半秒钟的时候,就把我们往外轰。
争辩,争吵……太多次努力,珍妮和陈燕生活得像战士,每天都面临着新的堡垒,而那些难以攻克的堡垒,却是普通人习以为常却又必不可少的生活场所。
陈燕说:“每次被拒绝,我都很伤心,珍妮也很伤心。曾经很多次我都想放弃,想算了吧。可是我就不甘心,人活着就是活物,不能生活在框子里,我是盲人,可是我也有享受生活的权利,我也想生活得幸福。”
所以她情愿自己跟珍妮做先锋,为中国的1600多万盲人和北京的6.7万盲人踩出一条自由和幸福的路。
“你知道大家心目中的盲人是什么样的吗?”陈燕问记者。没等记者回答,她笑了,说“我调查过,大家印象里的盲人只有两种职业,一是要饭的,一是算命的,现在多少好点了,又加了一个按摩的。但人们都觉得盲人穿得破破烂烂的,手里拿根破拐棍,摸摸索索地走路。我就不服气,凭什么我们盲人就只能穿破衣服,我就想穿得漂亮点,就想要一个好的工作。”
努力也没有白费。北京天通苑工商银行在自己的入口贴上了“导盲犬准入”标志,成为北京首家允许导盲犬进入的金融机构。
天通苑附近的超市发超市和家乐福超市也允许了陈燕和珍妮的进入。
珍妮现在也可以坐公交车了,只是要先回答司机的一个问题:“它咬不咬人?不咬人的话可以上,让它往里站站。”
珍妮在公交车上非常乖,很多后来上车的乘客完全没有发现她的存在。一位女士恰好站在珍妮身边,包里装满水的水杯不慎掉下来,正好砸在珍妮的后腿上,如果被砸到的是其他乘客,恐怕也要疼得叫出来,珍妮只是默默地缩了缩后腿,一声没吭。
导盲犬不是宠物,他们跟警犬、搜救犬一样,都是工作犬。
导盲犬很辛苦,24小时随时待命,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准备工作。而它们的工作,其实是在跟自己的天性做斗争。
普通的宠物狗,喜欢奔跑,会盯着食物哗哗地流口水,看看其他狗还会友好地上前打招呼。但导盲犬不能。它们只要一套上导盲鞍,穿上工作服,就是最认真的工作者,坚定地按照主人能接受的速度缓缓走着,有任何食物放在身边吸引都要像看不到,其他狗狗过来跟他打招呼也会避开,带着主人继续前进。
国外导盲犬组织短片《Pip》,讲述一只“笨笨”的小狗想努力成为合格的导盲犬的励志故事,又暖心又萌趣!
转发呼吁:关爱盲人,善待导盲犬!
导盲犬:比起沿途诱惑,我更想护你周全!3年训练,每天20公里,它走过的路相当于绕地球半圈;戴上导盲鞍,就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它是人类最敬业的朋友。
它是导盲犬,在有1700万视障人士的中国,却仅有不到100只!希望它得到更多接纳,希望它帮他走得更远!
今天
国际导盲犬日
各大大媒体都在为它转发,如果你愿意
也请为它转发一次!
您愿和导盲犬同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