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雄甘地说:从对待动物的态度上,可以判断出一个民族是否伟大,精神是否高尚。

近几年发生多起成为网络热点的虐猫,虐狗事件,引发公众强烈谴责。 (所谓虐待,是由于重大疏忽或故意以残酷手段或方式给动物以不必要的痛苦和伤害,或以残酷的方式杀害。)

中国出现的严重虐待动物行为越来越多,如高跟鞋踩猫事件、打狗事件、火烧猫事件等,引发了社会严重的不满情绪,一些地方出现了暴力对抗和游行示威现象,严重危及社会的稳定和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中国的中央电视台和其他重要媒体也予以了极大的关注。目前,中国的刑法对于这些严重破坏社会秩序、严重侵犯财产权的行为,要么无能为力,要么罪名与行为不匹配。基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虐待动物法》(专家建议稿)起草小组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一节“扰乱公共秩序罪”中增设“虐待动物罪”、“遗弃动物罪”和“恶意传播虐待动物影像罪”专条,用法治推进社会道德的建设。

中国《反虐待动物法》若能通过,让我们每天多善待牠们一点!

1、我们会畏惧挥舞手中的棍棒,请选择给牠们一个爱抚;

2、我们会畏惧向牠们泼洒汽油,请选择给牠们一个拥抱;

3、我们会畏惧穿上高跟鞋践踏牠们,请选择带牠们去散散步;

4、我们会畏惧将牠们拖在车后,请将牠们抱上车,一起去吹吹风;

5、我们会畏惧将牠们从高楼大厦或飞驰的汽车的窗口抛出,请给牠们一个安稳的家;

6、我们会畏惧将刀刃对准活生生的牠们,请选择给牠们一个小小的亲吻;

我们主张多些陪伴,少些等待; 我们呼吁尊重生命; 我们反对虐待动物。 跟我们一起,支持立法,改变中国养犬现状,开启养犬新时代!

2018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

“虐待行为助长了社会的暴力之风,尤其是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造成了恶劣影响。”朱列玉连续两年提出“动物保护”的建议,他说:“不管虐待的主体是人还是动物,都要从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出发,反对暴力,引导人心向善。

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