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你能“温柔对狗”,更应“仁慈对人”!
合肥1岁半男童,小区里半张脸被狗烂:在合肥市恒大华府小区,磊磊正由奶奶带着在空地上玩。这时,突然从东面出现一只小黄狗跑到磊磊身旁,将只有一岁半的他脸部严重咬伤。在奶奶和其他居民呼喊着跑来时,黄狗松口跑离了现场。之后在好心居民的帮助下,磊磊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是仍需住院观察。目前,磊磊的家人已经报警。
这则新闻在朋友圈里疯传,成了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孩子血淋淋的照片,刺痛了无数人的心。
文明养狗、安全养狗,一直是公众关心的热点话题,媒体常年报道。但“狗患”一直未除,相关管理规定几成空文。
“狗患”,缘于“人患”。没有不文明的狗,只有不文明的狗主人。要杜绝“狗患”,首先狗的主人要负起责任,提高自身素质。依法养狗、文明养狗,拴好狗绳、戴好嘴套、清理好狗屎,做一名有道德的人。
很多养狗的人会说他家的狗不咬人,但专家指出,任何品种的狗都不是绝对安全的,美国研究者对儿童被狗咬伤的案例进行分析发现,温和的犬类同样会攻击人。狗受到了威胁会咬人,高兴的时候也可能会咬人。特别是狗主人不在时,狗最危险。遛狗的时候不栓绳,最容易发生咬人事故。
面对“狗患”,相关管理部门表示管理起来难度大,执法成本高,执法水平低,调查取证难。但困难绝不是逃避责任的借口,更不是放任不管的理由。我相信,只要有决心,办法总比困难多。烟花爆竹不是说禁就禁了吗?只要动真格,没有管不好的。关键是看职能部门想不想管、能不能管。
以合肥为例,《合肥市限制养犬条例》是2000年施行的,2005年进行过小幅度修改。至今十几年过去了,已经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但一直没有进行修订。在此,我们再次呼吁,尽快修订、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法规出台后,各个部门要明确各自的责任,严格执行,齐抓共管,对肇事者加大惩处力度。
养狗的人很多是爱心人士。建议他们把这种爱心转移到公益慈善事业上来,做更有爱的人。你能温柔对狗,缘何不能仁慈对他人?我们不干涉爱狗人士养狗,只要他们能更加自律、更加文明。在自己得到快乐的同时,不给他人带来烦恼和危险。
在养狗这个问题上,世界上分为两种人,一种人是养狗的人,一种是不养狗的人。支持者和反对者态度截然相反。对于养狗的人,我们尊重他们在情感和生理上对狗的需求。那么,养狗的人,也应该尊重不养狗的人在文明和安全上的要求。
惨剧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每次我们都希望这是最后一次。但愿,这次真的能唤醒那些不文明养狗的人:让你的文明素养,配得上狗的尊严。
对于这个事件:
1、狗主人有责,没有看好狗狗,没有使用牵引绳,这是很大的失误。再次强调,请大家带狗狗出门一定要使用牵引绳,切记切记!
2、孩子家人也有责任,为什么没有看护好自己的孩子了?
3、一味指责养犬人,没有任何意义,呼吁养狗人去做其他爱心事业也是没有道理的。
4、呼吁政府努力完善养犬管理办法。
5、当然很重要是希望大家都做一个文明养犬人,一定要避免狗狗咬人事件!
真的希望我们都能够做一个有责任的文明养犬人,这种负面消息一次一次警醒我们,只有我们自己做到了,社会更多人认同接受了,其实这种进步是很重要的!
我不喜欢咬人的,主人请牵好我!拜托了!
如何避免狗狗咬人,我觉得把这个社会冲突解决掉,我相信一定会有更多人支持我们爱狗狗!
防止宠物狗咬人的预防措施:
首先是带领宠物狗外出散放时必须佩戴牵引带。不论是很小的吉娃娃,还是德国牧羊犬;不论是受过训练的工作狗,还是藏獒,在听到尖啼声、突然间的震动声、外界的攻击声(放枪)、动物的惨啼声(狗被猎杀)都会产生突如其来的反射。
其次,走出自己的家门以后,与熟人和其他的狗狭路相逢的时候,千万不要大声说话或手舞足蹈,更不要主动去挑逗狗。由于人之间的友好表达在狗的熟悉中就是袭击。
再次,带狗散步的时候不可一心二用。不要让自己的宠物狗自己到处乱跑,一定要看着时刻看着它,不然,一旦宠物袭击他人时可能来不及处理。